茶叶的耐泡程度一直以来都是茶友们热议的话题。要想了解茶叶的耐泡性,主要有四个因素:叶片的
1. 叶片的老嫩及完整度
很多茶友都了解,全是芽尖的茶十分不耐泡,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的茶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。叶片越粗老,水浸出物释放越缓慢。例如安化黑茶有梗,也更加耐泡。而茶叶的完整程度,就如上文中所述的红碎茶,耐泡度和完整程度成正比。
2. 毛茶制程中的揉捻
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。捻揉程度越深,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,那么水浸出物释放速度也就越快,耐泡度也就会相应降低。
3. 泡茶对耐泡度的影响
这里我们主要有三个主要的因素:投茶量和注水量的比例、出汤速度以及水温的高低。
首先,投茶量越少,注水量越多,越不耐泡;反之,则越耐泡。
其次,出汤速度越慢,茶越不耐泡,反之则越耐泡。
最后,水温的高低也能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。水温越高,耐泡度越低;反之,则越高。
此外,六大茶类以及各种茶叶的冲泡温度都一致。
4. 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
树龄并不是决定性因素,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。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,树大根深的古树自然占尽优势,小树台地也只能有所不及了。
综上所述,茶叶的耐泡性受叶片的老嫩及完整度、毛茶制程中的揉捻、泡茶时的投茶量和注水量比例、出汤速度以及水温的高低,以及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。了解这些因素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品鉴茶叶,享受茶汤的美好。